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先行。近年来,茶陵县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、新途径、新做法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出台各项奖补政策,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,让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。腰潞镇睦兴村大力推广“稻菌”轮作模式,努力开创“人田两不闲、钱粮双丰收”的产业发展新局面,这也是茶陵县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美丽缩影。
在腰潞镇睦兴村200亩“稻菌”轮作基地,人们抢抓农时、来回奔走,铆足干劲、加紧干活,用三轮车把菌棒送到田间地头,200余名村民有序地从车上把菌棒依次传送到田间,整齐摆放,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。
食用菌从制棒、消毒、冷却、接种,最后转运摆放在稻田里,一个周期需要100天左右的时间。摆放田间后,每天仅需要浇水,50天过后,新鲜的食用菌就可以上市。
据介绍,稻谷收割入仓后,把空闲下来的稻田,重新整理,进行食用菌种植,明年四、五月份,食用菌收获完,利用食用菌专用大棚育秧,继续种植水稻,每年如此循环利用。同一块土地,却多了一条创收渠道。“稻菌”轮作,有效提升了耕地的产值和效益,实现了“一田多收”。
睦兴村的“稻菌”轮作,是腰潞镇今年以来一直关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头戏,腰潞镇、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当地走访调研,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,基地机耕道四通八达,冷库置身田间地头,菌种所需的山泉引流入田,村民返乡务工,政策补偿如期公示。
茶陵县林枫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建光说,做农业企业的以前有各种担心,现在好了,政府把他们的这种担心消除了,基础设施越来越好,交通便利了,企业发展就加速了,服务和技术上门了,产品质量有保障了,冷链建在田间地头了,季节性农产品的销售期延长了,政府还给他们发展提供补助,让他们干劲更大,信心更足。
“稻菌”轮作模式的开启,农民靠天吃饭的依赖性越来越小,政府不仅为产业发展搞好了基础设施,更是及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,鼓励农业产业的发展。
“像睦兴村‘稻菌’轮作基地,有120万棒食用菌,按照每棒0.7元的补助标准,这里可以获得政府补贴84万元。”腰潞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谭英坤说道。
“稻菌”轮作基地的开启,同时把跨镇出乡的当地农民,重新召回在家门口就业。当地村民段应池,是稻菌轮作基地的工人之一。以前,他跟着房屋装修的班子在各地“打小工”,东奔西跑,收入不稳定。他现在“稻菌”轮作基地务工,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。
农户段应池告诉记者,基地解决了更多的劳动力,工资又稳定、按月发。
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实,一个个基础设施的建设,一户户贫困农户走上致富之路,让种植大户施展的空间更大、信心更足。食用菌种植在茶陵县界首镇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,以前没有冷链仓储,采摘完之后,第二天必须运送到市场,效益不高。在乡村振兴惠农政策的支持下,不仅扩大了基地规模,还建好了冷链仓储,让食用菌的销售周期延长了2个星期,种植户的收入大为提高,种植食用菌的农户也越来越多。
兴农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晚朱说,正因为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,冷链仓储建设对农户来说真是雪中送炭,让种植户种植起来就没有了后顾之忧。
近年来,茶陵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有力破解发展难题,在腰潞、界首、思聪等乡镇、街道,成功打造了具有示范性的食用菌产业基地,共投入5000余万元资金建设基础设施,共补贴食用菌种植农户达2000万元。目前,茶陵县种植食用菌达2000亩,共有80个生产地、1000余万棒食用菌棒,年产效益超4亿元,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新路,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点。
来源:茶陵新闻
作者:刘飘飘 张锐涛
编辑:贺凌笑
本文为尊龙凯时平台登录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lnews.cn/content/646754/57/13156116.html